
历史文化篇
(1)仰韶文化博物馆(AAAA) 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为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该馆始建于2009年1月,2011年11月7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2021年仰韶百年之后,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渑池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建设,对仰韶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并于2024年9月24日全新开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参观人数屡创新高。
(2)秦赵会盟台 位于渑池县城西南渑水和羊河交汇处。史载战国时期, 秦赵两国在渑池会盟“和好", 相传双方把兵器堆埋于此, 以示罢战言和, 后人称此丘为“秦赵会盟台。秦赵渑池之会,是当时我国境内各诸侯国交往中的一个重人事件。赵国名相蔺相如以其智勇屈秦王于五步之内, 制敌于樽俎之间, 抑秦威, 扬赵志, 不为强秦所欺, 留下了外交胜利的千古佳话。两千多年来, 人们总是把蔺相如的名字同秦赵会盟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古至今, 历代名流前来凭吊吟咏, 蔚为崤渑名胜。
自然山水篇
(1)黄河丹峡(AAAA) 位于晋豫黄河大峡谷小浪底库区中段、渑池县坡头乡境内,距渑池县城35千米。景区整条峡谷由红色的石英砂岩组成,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峡谷长8千米,宽2—30米,海拔落差200—600米,景区整体形成“U”字型,汇集了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等多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2)红叶观赏区 位于渑池县北部山区, 每年“十一”前后,这里十万亩红叶竞相斗艳, 用“霜叶红于二月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里的红叶面积大,观赏期至11月中旬。作力知名的红叶观赏目的地,渑池红叶引人入胜, 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蔚为壮观的漫山红叶成了深秋时节魅力渑池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3)仰韶仙门山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华仰韶酒庄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旅游的重要代表。景区依托仙门山自然山水景观和仰韶文化、仰韶酒文化的丰富内涵,打造仰韶酒业白酒洞藏基地及以酒文化为典型特色的山水旅游胜地。景区距渑池县城30千米,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目前规划建设约10平方千米,景区是集游、乐、娱于一体,休闲度假、拓展培训、摄影写生、政商务会议接待等多元性服务景区。
(4)仰韶大峡谷景区 仰韶大峡谷,北邻黄河小浪底库区,占地50平方千米。由原始聚落、养生谷、禅趣谷、龙虎峡、卧羊峡、金灯峡等六条大峡谷组成。
(5)黛眉山 位于渑池县南村乡境内,山间峭壁万仞,白云出岫,薄雾缭绕,犹如仙山琼台;海拔1346.6米,山顶开阔平坦,300多亩高山草甸,中原稀有,旅游资源独特。黛眉山下柏地庙(黛眉圣母庙)远近闻名,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柏地庙院内的周代古柏,距今3000余年,粗可六人合报,虽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硕大的树冠如巨伞遮天蔽日,粗壮的躯干高20余米,树干下围达10.5米,有一个“七楼八拐”的传说:需要七个老太太和八根拐杖连在一起才能将树身抱住。
生态休闲篇
(1)吕祖庙山 位于渑池县城东南1. 5公里处,原名小东山,又名龟山,因山形如龟而得名, 后因山上有吕祖庙而名吕祖庙山, 是渑池城区唯一的一座山。 渑水从山脚下流过, 山水相依, 风景宜人, 山上有两眼泉水, 清澈透明, 四季常流, 就治高血压、胃病、皮肤病等, 为天然优质矿泉水, 山上八个石洞, 深达数十丈, 数千丈不等,。洞体高大,洞底平坦, 有还洞中套洞, 洞洞相连, 冬暖夏凉。目前已成为一个集体闲、养生、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闲胜地。
(2)韶山森林公园 位于渑池县北部, 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海拔1463. 2米, 是河南省黄河以南、陇海铁路以北的制高点。主要景点散布在“一峰一廊四条沟"上, 区内数十座形态各异的山峰景点密布, 祥云缭绕, 清新幽静, 恍若置身仙境。传说优美的扳倒井, 寓动于静的飞来石, 夫妻峰、虎跳石、大卧佛等惟妙惟肖。登顶极目远眺, 南怀渑水(涧河), 北望黄河。晴空天气, 夜登主峰, 洛阳灯火, 明灭可见。主峰南侧有云门寺, 千百年来香火不断,堪称休闲胜地。
(3)涧河生态园 位于渑池县城南侧, 毗邻古秦赵会盟台, 是涧河、羊河、杜家河三何汇流之处。全长0. 8公里, 总面积264市, 其中水面面积70亩, 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 采用组团式、立体式种植, 栽种银杏、七叶树、法桐、樱花、桃花8000多株。
现代工业游
仰韶酒业工业游 仰韶酒庄工业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依托豫酒龙头——河南仰韶酒业集团的酿酒工业资源和7000年仰韶文化的酿酒历史传承,着力打造的以陶融型白酒为特色主题,集酿造工艺展示、窖藏品鉴体验、特色旅游观光、工业文化体验、会展商务接待、白酒及衍生品展销为一体的特色工业旅游区。旅游区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包括仰韶酒业党建文化馆、仰韶·世界酒史馆、万吨洞藏酒窖、生态酒窖山、小窖楼群、智能化酿造车间等众多工业游览接待服务设施。
乡村旅游篇
(1)柳庄柳庄生态观光园 河南省三星级(体验型)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柳庄生态观光园, 依托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柳庄而建设。位于渑池县洪阳镇, 总面积15平方公里, 村子环境优美, 水质良好, 长寿老人多, 是闻名豫西的长寿村。该村有距今1500年的古槐, 石巷、石屋、石墙、石碾、石磨、古庙等随处可见, 清末民初时期的豫西建筑保持完好, 百年以上的传统宅院7处。“村在林中、房在树中, 人在绿中”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每逢周末和小长假, 大批游客纷纷自驾前来体验乡村的自然、生态之美。
(2)柳庄精品民宿 以“党建民宿”为主题, 一期投资1500余万元, 建成客房16间, 建筑面积2000余平米, 可同时容纳30余人在此住宿。二期将民宿建设与党建文化相结合, 配套完善党建历史展厅、党建培训中心等设施, 使“乡愁旅居”贴上红色标签, 建成可以接待200人左右的各类学习考察团体。
(3)赵沟古村 位于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境内, 占地3平方公里,毗邻龙潭大峡谷、仰韶大峡谷、黛眉山旅游景区、玫瑰谷漂流。距连霍高速、310国道46公里,距渑垣高速、247省道6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已有2200余年历史,是三门峡乃至河南省明清古建筑群保护最好的村落之一,被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古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摄影家、书画家、旅游界和影视界业内人士慕名而来,并给予极高的评价。2009年,古村作为电影《玫瑰谷》的主要外景地首次登上银屏,2010年8月在古村拍摄,2011年6月在全国公映的电影《留驻桃花塬》使赵沟古村再次登上全国各大院线,赵沟古村的秀丽风光、淳朴民风、优美环境和原始风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4)赵沟古村精品民宿 赵沟民宿位于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 依托赵沟古村建设完成, 古村为河南省明清古建筑群保护最好的村落之一, 民宿和古村相依相托, 曲径通幽, 石壁、石墙顺势而建, 石磨、石碾、石臼呼应顾盼, 民宿古朴典雅, 别具一格。同时赵沟古村也是红色革命地区, 民宿特设红色教育多媒体室是增强党性修养的殿堂。赵沟民宿是集红色旅游、古村开发、餐饮住宿多方面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 是能够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民宿。
(5)河南庄粉黛乱子草 位于渑池县张村镇, 该地又因种植了大片的粉黛草很快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花期是从九月到十一月结栗,每当这个时候, 游客如织, 络绎不绝。游客们穿行在这如梦般的花海里, 梦幻和唯美的粉黛乱子草, 惊异了人们的双眼, 原来一棵草也可以这样的妩媚, 半身高的粉黛草萦绕身侧,仿佛畅游于粉色的云海, 随于一拍便是浪漫。
红色旅游篇
(1)刘少奇旧居纪念馆 位于渑池县城东关海露大街93号院。1938年11月,刘少奇同志在渑池主持召开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时居住于此。该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听取特委同志汇报工作,指导地方开展工作。刘少奇旧居作为八路军渑池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的诞生地和首讲地,是党的红色教育基地,先后被确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河南省红领巾教育基地和党风党纪党性教育基地,被济南军区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马跑泉革命旧址 位于渑池县仁村乡雪白村马跑泉自然村,马跑泉陕州行署革命旧址共计五处包含有陕州行署革命旧址、渑池县人民政府驻地旧址、武装大队驻地旧址、县委驻地旧址、革命烈士墓。 1948年2月21日,国民党胡宗南部整编第一师七十八旅第二、第三团配合渑池梁耀庭的地方反对武装和王新亮的反动庙道会组织等向中共渑池县委、县政府的驻地马跑泉发起了围攻,制造了一起严重的流血事件,渑池的党政干部和战士21人壮烈牺牲,81人被俘(其中21人被杀害,60人押送到“西安青训队”)。马跑泉事件中,渑池县委书记李仲敏被俘。渑池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李一民带领部分干部战士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几经转战迂回,北渡黄河到达太岳区驻地山西垣曲县城休整。2009年7月16日,渑池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队复查该遗址,并对其进行数据测量。2014年11月26日,三门峡人民政府公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