黾池,西周时为雒都(今河南洛阳市)属邑。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郑国建国,黾池为郑城(因黾池境域与今不同,县西少部属虢国),公元前376年韩灭郑,黾池转属韩。约在公元前279——前249年,属韩国的黾池被秦国蚕食,秦置县。秦朝时,黾池属三川郡。西汉时县名亦名彭池,属弘农郡。东汉时,县归属恒农郡。西晋,渑池仍属弘农郡。十六国时期,渑池先后属前赵、后赵(期间东晋祖逖北伐,一度攻占渑池)、冉魏、前燕(期间东晋桓温北伐,一度攻占渑池)、前秦、后秦(期间东晋刘裕北伐,一度攻占渑池)。南北朝时期,渑池境域内及其附近建县较多:有北渑池、南渑池、西新安、俱利、崤等,各领今渑池县之一部,先后分属南朝宋、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另,北魏及东魏在渑池境内一度设有渑池郡。隋代复渑池县,基本形成现在的渑池境域。但唐初在渑池县兼置谷州,与县同理。从唐代开始,渑池地位重要,成为畿县。据旧志载,唐初渑池县名曾一度改为天池。金代中叶及元初,在渑池兼置韶州,并在今南村建城池并设置利津县。宋、明间,县名也称沔池。元代后,县域历属陕州、河南府、河洛道等。宋代后渑池的地位下降,到中华民国时期,渑池已降为三等小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渑池县先后归属豫西七专区、豫西三专区、洛阳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之后,改属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