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的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基督教
渑池县的基督教原属秦、晋、豫信义会(也叫瑞华内地会)。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瑞典牧师罗冠民到渑池县设堂传教。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牧师史天泽在县城西门外购民宅一所修福音堂,后又续购东西两院共83间,办尚德小学一所,并在仁村、南村、藕池和宜阳县石村设支堂4所。建国后,教堂被机关、学校使用,活动停止。1980年后,渑池县宗教团体依法依规开展活动。近年来,渑池县基督教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道路,在提高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持续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方面不断进行有益探索,积极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把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渑池县基督教协会2023年被评为全省宗教界先进集体。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又名回教、清真教、天方教,传入渑池较早。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渑池县英豪洞沟村建成清真寺一所。1953年,渑池县城回民集资购买幸福街民房4间,作为清真寺,开展正常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时期,活动停止。依法登记后,清真寺重新开放,信教群众活动正常。
佛教
魏时达摩禅师为渑池佛教传入之祖。据记载,全县历代兴建的佛寺有云门寺、廨院寺、净安寺、大明寺、朝阳寺、白鹿寺、延庆寺、宝泉寺、广化寺、弥陀寺、双峰寺、宝国寺、洪山寺、石佛寺、马头寺、漫泉寺、龙耳寺等30余处。1949年之后佛教寺院少数被学校占用尚存外,多数坍塌。 截至目前,渑池县批准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有云门寺、千佛寺、延庆寺、龙耳寺、万寿寺、五峰寺、漫泉寺、弥陀寺、禅林寺共9处。
道教
道教以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其主要经典。教旨以“清净无为”为主。建国前,渑池尚有道教庙宇、观、洞、祠等建筑遗址。目前依法登记场所一个:天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