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拴朝、崔博非、西红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紧抓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机遇推动渑池北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文旅行业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抓手,突出资源融合、品牌带动,高标准、高品质建设文化旅游强县。
一、高起点谋划,在传承弘扬中打造仰韶文化品牌
2021年,成功协办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发来贺信,给广大考古及文旅工作者给予巨大鼓舞。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列入文旅部“十四五”规划。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工程完成投资1.6亿元,正式对外开放。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进展顺利,取得了新的重大发现。县城至仰韶文化博物馆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文化景观打造工程顺利完成。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大门)及配套设施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投资3000万元的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展提升工程完成,百年考古大型浮雕墙成为展示中国考古百年辉煌历程的标志性景观,被命名为第八批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二、多举措发力,在守正创新中讲好黄河故事
我们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性机遇,深挖上河曙猿、阳壶古道、黄河漕运等沿黄历史文化资源,谋划了百里画廊旅游开发、春秋古道旅游开发、上河曙猿地质公园、黄河丹峡景区5A创建、仰韶十万亩红叶观赏区等20个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正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聚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努力让文化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强势。特别是,我们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强力实施黄河生态廊道(渑池段)景观提升项目。项目规划中,重点围绕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廊道、文化廊道、旅游廊道、产业廊道和经济廊道的目标。全程以驿站、观景平台、微景观、黄河奇石等方式,将渑池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水旅游景区、主导产业、名优特产等予以展示,沿途设置旅游公厕、游客停车休憩区,路面全程标注彩虹线,设计专门标识标牌,使该路段具有独特的识别性和辩识度,让游客沿路可对渑池的文化、经济全貌有初步了解。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完成投资约2000万元,主要的建设5处驿站、19处观景台、1处微景观、30处黄河奇石基本完成,受到广大游客一致好评。
三、多元化聚力,在筑梦未来中促进文旅融合
一是全域旅游发展大幕拉开。围绕文化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全域旅游,强力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理念,成立了全域旅游建设指挥部,召开了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制定了《渑池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编制了《渑池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渑池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县全域旅游的总体定位和布局,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渑池县旅游业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已成为文化渑池建设的重要抓手。2020年,渑池被省文旅厅列入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二是龙头景区打造取得显著成效。仰韶酒业多维度发力加快中华仰韶酒庄建设,仰韶仙门山景区累计完成投资4.95亿元,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上榜2020 中原文旅行业杰出品牌榜。仰韶酒工业游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基础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三是旅游经济持续繁荣。通过策划推出四季渑池系列主题旅游活动,成功举办魅力仰韶行、花椒乡村旅游采摘节、红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渑池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年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2.6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62.7亿元。四是大仰韶研学游积极推进。邀请了专业规划团队,对大仰韶研学进行整体规划策划。积极开展研学基地、营地创建,仰韶文化博物馆、刘少奇旧居、仰韶酒工业游获批市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仰韶文化博物馆被授予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授予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悟深悟透,积极做好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实施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与历史文化、山水景观、自然奇观、传统文化等相结合,文旅融合赋能黄河生态廊道,推动沿黄区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生态旅游线路,加快构建城河互动、区域协同的国际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是与历史文化结合合力讲好黄河故事。深入挖掘仰韶文化、上河曙猿文化、黄河文化、阳壶古道文化等黄河流域文化历史资源,科学完整地保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珍贵的历史遗存,守好黄河文化遗产,有效挖掘黄河文明时代价值,聚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努力让文化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重点以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文化博物馆)创建5A级景区为目标,做强仰韶文化名片。加紧实施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建设,持续叫响仰韶文化名片。2022年底前,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同时,整合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文化博物馆,以及仰韶文化产业园,5年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与山水景观相结合打造大河风光体验之旅。聚力推动仰韶仙门山、黄河丹峡、仰韶大峡谷、韶山、仰韶十万亩红叶观赏区、五凤山等景区加快建设,打造以仰韶仙门山为龙头,与沿黄周边城市文旅资源形成互动的渑池自然山水游品牌,使其成为黄河流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景区,打造大河风光观光体验之旅。仰韶仙门山在202成功创建4A级景区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品质、优化服务、完善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产品供给,5年内成功跻身国家5A级景区行列。利用黄河丹峡景区濒临黄河小浪底库区的优势,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内涵,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商,大力发展黄河游,加强与沿黄生态廊道上的文旅资源联动互动,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和核心竞争力,高起点打造黄河游品牌。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努力盘活仰韶大峡谷旅游资源,推动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加快景区提当升级,5年内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培育旅游消费热点。三是与自然奇观相结合打造黄河黄金文化旅游带。以黄河生态廊道为依托,推动文旅+农业,激起乡村振兴新活力,催生一批高端特色民宿、乡村度假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基地,打造更多优质网红打卡点。以沿黄的毛公山、赵沟古村、黛眉周柏、六郎寨、石窟寺、黄河阏流堆台、狮子山、鲤鱼山、角石滩、红叶观赏区、鹰嘴崖、苍鹭栖息地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串点成线、连线成带,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黄河历史文脉,打造黄河生态廊道旅游观光走廊。四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文化溯源之旅。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红色文化结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与仰韶酒文化结合,打造成融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科技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创新旅游体验;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创新旅游体验,拓展研学旅行新模式;与秦赵会盟历史文化结合,传承和合文化;与渑池戏曲文化结合,弘扬渑池曲剧名片;与农业文化结合,发展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让游客在旅游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感知文化、亲近文化,进而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将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质增效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出印象仰韶大型实景演出,拍摄宣传渑池历史文化旅游影视作品、动漫作品,结集出版反映渑池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系列丛书,推动文化活化转化。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文化演艺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旅游供给体系。
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