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渑池县电商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10月11日
渑池县电商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进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18年电商扶贫工作要点的通知》(豫商办文〔2018〕1号)和市商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电商扶贫工作责任目标的通知》(三商务〔2018〕86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为目的,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物流服务体系,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切实提升我县贫困地区信息化水平和电子商务发展进程,引导和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增收脱贫。
二、总体目标
以全县37个贫困村和53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319名贫困人口为重点,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通过全面实施电商扶贫工程,设立电商扶贫点,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和物流服务体系,整合农村农特产品、对接市场。到2018年底,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00人次以上,实现全县37个贫困村电商扶贫服务点和物流中转点100%全覆盖,使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成为便民服务店,可提供贫困户网络代购、本地农产品销售和车票代购、充值缴费、小额金融等电商扶贫生活服务;到2019年,建成一个集行政办公、创业孵化、产品展示、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并实现每个乡镇至少1名电商业务骨干,每个贫困村至少1名电商扶贫带头人;到2020年底,普及全县贫困人口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0人次以上。重点深化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培育至少5个农特产品网销品牌,扩大农特产品销售规模,以销促产带动贫困村、贫困家庭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三、采取方式
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商带头人、村级电商服务点立足乡(镇)、村资源禀赋,自主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结对方式,签订帮扶协议,建立帮扶台账,实行四个一批,实现两增一保。
(一)电商龙头企业带动帮扶一批。动员20家以上电商龙头企业,每家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以上,累计帮扶200户以上。
(二)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带动帮扶一批。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育1名以上电商带头人,每名电商带头人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以上,累计帮扶60户以上。
(三)电商扶贫奖补项目申请对象带动帮扶一批。对计划申报全县电商扶贫奖补项目资金的企业、合作社,每家应对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以上,作为奖补项目资金申报条件,预计帮扶200户以上。
(四)村级电商服务站带动帮扶一批。对享受电商扶贫项目补助的村站,每站应对接帮扶3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奖补兑现前提条件,累计帮扶300户以上。
(五)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新增100个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剔除部分重合因素,确保2020年底,全县电子商务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600户以上,带动贫困人口年均2000元以上增收。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扶贫体系。加快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速度,在乡镇设立电商扶贫服务站,在行政村设立电商扶贫服务点。不断完善并规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供销、邮政、电信、金融等企业下沉,整合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使村级电商服务点成为集代购代销、代收代发、便为服务、农村金融网点等于一体的便民综合服务平台。
(二)建立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结合现有物流规划布局,围绕解决乡村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及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综合服务需求,构建县、乡、村三级双向流通体系,建立1个县级物流中心、12个乡镇物流中转站、145个村级物流配送点,形成辐射全县、乡(镇)、村的物流配送枢纽,通过电商扶贫奖补资金,积极发展村级承运人,解决好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以进入适合电商培训总名录的贫困人口为培训重点,分三年(2018—2020)时间,依序开展电商扫盲、产业政策引导、创业技能入门、实际操作提升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同时,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渑池职业中专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人社部门人才培训中心加强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培训,使人才培育与企业用人需求和主体创业需求充分对接。建立贫困人员培训档案,跟踪贫困人口电商就业创业进展和需求,及时对接后续服务,培养一支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电商人才队伍,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育1名电商带头人。
(四)建立网货供应链体系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农特产品网销加工标准,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开发、网货化加工的要求,加工适合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有效整合云书网、邮乐网线上线下电子商务服务资源,加强人才培育、创客孵化,为企业、个人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支持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SC生产许可等资质的申报认证,重点做好双椒一药、仰韶大杏、坻坞小米、段村牛心柿等农特产品的品牌建设、营销推广和交易服务。注册富含渑池文化元素的农特产品公共品牌,并通过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渑池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做实精准扶贫
以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载体,以农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为主体,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电商应用企业与农村新型经济主体开展合作,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营销大户、超市、餐饮企业对接,加快建设双向互动的农村电商网络服务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电商企业提供适量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支持贫困村的农民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大学生、贫困家庭成员等在网上开店创业,创办电子商务企业或利用本地农特产品开展网络销售,扩大农产品电商交易规模。
(六)开展创优争先
各乡镇、村和扶贫企业,要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机制、新路径,创新扶贫模式,拓宽扶贫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并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工作,在全县组织开展电商示范乡镇、电商示范村创建活动,建设1—2个省级电商特色镇、3—5个省级电商示范村,培育一批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创业带头人,对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以及涌现出的先进企业、先进个人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发挥电商扶贫职能作用,把电商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按照县指导、乡(镇)负责、村落实的总体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各职能部门、乡(镇)主要领导作为电商扶贫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工作落实到位,问责追究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挂图作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加压推进。
(二)完善工作机制。县商务主管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商扶贫年度计划、工作方案和电商扶贫工作考核细则,做出全面细致的部署,分阶段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具体负责人。将电商扶贫工作考核细则纳入全县脱贫攻坚考核体系,明确专人负责电商扶贫相关信息报送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灵活运用微博话题、微信栏目,对电商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群众在电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电商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电商扶贫浓厚舆论氛围。
(四)严格督查考核。严格按照《渑池县电商扶贫工作考核细则》相关要求,采取三结合考核办法即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日常督查巡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县级抽查与乡镇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省电商扶贫督导评价体系设置的7个方面、20项指标如涵盖电商扶贫站点建设、服务和培训贫困户人数、帮助贫困户农产品网销额、促进贫困人员就业创业等指标实行计分考核。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的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对不作为的抓住典型严肃问责,使电商扶贫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