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河南省电商扶贫现场交流培训班在商丘成功举办。这场培训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总结交流经验,高质量完成电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渑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睿及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20日,参会人员赴商丘市宁陵县参加现场教学。学员们首先来到了宁陵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是集电商运营、物流仓储、综合服务、创业培训、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服务机构。目前,中心设有特色产品展示中心、公共品牌设计中心、电商人才培训中心、小微企业孵化中心等,引进了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并为入驻电商企业和创业人员实行了免房租、免物业、免水电费等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指导培训、品牌打造、营销推广等多项服务。现服务中心入驻优质电商企业65家,开设天猫、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店铺500多个。

特色之一:党建+电商企业+扶贫服务模式
宁陵县电商服务中心主任冯玉玫介绍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作为宁陵电商工作的总枢纽,县政府投入大量的基础配套设备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县政府县长直管电商工作并成立县电商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专业团队开展电商运营和绩效考评,并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机构作为专职电商工作服务团队。在参观中,与会代表可以看到电商服务中心内的企业门上挂着党支部党员示范岗等字样。作为宁陵电商扶贫工作的特色之一,宁陵电商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根据入驻企业的行业类别,结合各自业务特色,建立党支部,以党建+电商企业+扶贫的模式服务于电商进农村的四大体系建设。

学员们正在翻阅宁陵县电商扶贫政策文件
企业正在进行农产品直播培训
第二站,学员来到了白蜡杆产业电商扶贫车间。该车间是宁陵县重点打造的种植合作社+产品深加工+培训+线上线下销售电商全链条产业扶贫模式的代表。不仅如此,宁陵县还是中国最大的白蜡杆生产基地,白蜡杆被称为宁陵农业三宝之一。近年来,宁陵县大力实施白蜡杆示范开发建设工程,拉长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提升产品附加值,其深加工的白蜡杆果篮系列上市后深受厂家欢迎,现月产能3万只,半年后可达10万只,可带动2万多贫困户参与编织就业。

何松浩正在查看贫困户编织的果篮
在现场,学员们看到了正在编织白蜡杆果篮的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微笑。某贫困户告诉大家,参加白蜡杆编织技能培训后,她每天可以编织几十只的果篮,每天收入40-100元。

贫困户正在编织果篮

学员正在和贫困户交流
特色之二:融合共配的物流整合模式
第三站,学员来到了宁陵县快递物流分拣中心。该中心目前已整合8家快递公司,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实现了统一管理、仓储、调度,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此外,分拣中心还对配送车辆、投递设备整合升级,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电商物流公配服务全覆盖,与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点实现资源共享。物流整合是我们的第二大特色。冯玉玫介绍道,融合共配的模式减少了人力成本、增强了快递时效、节约了业务开支、平均每单物流成本降低了一元。

学员们正在听取快递物流分拣中心介绍
特色之三:网货基地把初级农产品变成标准化的好网货
第四站,学员们来到了宁陵县乔楼乡十里铺网货基地。该网货基地是集乡镇物流配送站、乡村电商服务站、同心圆梦超市于一体的综合性网货基地。一个好的农产品,不一定是一个好网货。把老百姓田间地头的初级农产品变成标准化的好网货,是宁陵县建设网货基地的初心,也是宁陵电商扶贫工作的第三大特色。宁陵县从优秀的乡村电商服务站、县民政局选送的同心圆梦超市、业务量大的乡镇物流配送站、农产品集聚的乡村中筛选建设了十大网货基地,让优秀的乡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有号召力影响力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做网货基地的负责人,并对全县贫困村开展一村一品的产业梳理,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农产品在网货基地进行分拣、包装
下一步,我县将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强力推进电子商务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开展产销对接,着力推进农村产品上行、推动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产品品牌、破解乡村物流难题、培养电商人才,高质量完成电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为谱写脱贫摘帽奔小康的壮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