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做好2019年度国土绿化工作,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渑池县2019年度造林绿化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为扎实做好2019年度造林绿化工作,依据《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豫政〔2018〕28号)和《全省生态廊道(沟河路渠)建设实施方案》(豫林造〔2018〕186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为总目标,切实抓好林业生态建设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紧紧围绕全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协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开创林业生态建设新局面,为打造建设美丽渑池筑牢生态绿色屏障。
二、目标任务
(一)完成造林7.47万亩,其中国省工程造林6.84万亩,市县工程造林0.63万亩。
(二)完成森林抚育3.85万亩,其中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抚育0.5万亩,市县工程3.35万亩。
(三)完成廊道绿化面积0.52万亩。
造林和森林抚育年度任务为初步计划,最终项目安排以省厅下达计划文件为准。
三、工作重点
(一)生态廊道绿化工程
1.高铁南站至G241交界处总长5.5公里,可绿化长度4.7公里,设计绿化宽度50米。采取枝叶茂盛、根深易活、防护能力强,视觉效果好的常绿及彩叶树,树种以雪松、美国红枫等为主,半冠或全冠栽植,株行距3米×3米。
2.310国道黄花至东七里段总长15公里,可绿化长度8公里,绿化宽度50米,树种主要以大叶女贞、栾树等为主。
3.G241东花坛至渑宜交界处总长14公里,可绿化长度11.5公里,宽度50米,树种主要以大叶女贞、金叶榆等为主。
4.柳庄旅游公路总长度4.6公里,可绿化长度4公里,绿化宽度30米,树种主要以雪松、大叶女贞等为主。
5.郑西高铁段可绿化长度18.35公里,两侧已绿化宽度50米,需各增加50米,达到100米。
6.连霍高速段可绿化长度10.35公里,两侧已绿化宽度70米,需各增加30米,达到100米,做好10公里精品示范路段建设,树种主要以雪松、大叶女贞、五角枫等为主。
7.一般廊道绿化工程:各乡镇也要建设精品绿化示范段,规划1条不低于5公里的绿化示范段,以乡镇主干道为主,村村通或河流河道沿线及两侧为次。2019年要对去年已完成的其他廊道进行补植完善,要按照省规定的廊道绿化标准补齐宽度。陇海铁路、高铁每侧绿化宽度100米,G241、G310、314省道、318省道每侧绿化宽度50米,县乡道每侧绿化宽度30米。各道路两侧由内向外选择由低到高、由常绿树种到高大乔木依次向外增高增色,可以一路一色,一路一品,一路一景,树种规格可选择米径5公分以上的全冠或半冠树。
8.贫困村进村主干道绿化:全县37个贫困村的进村主干道,部分已初步完成了绿化,2019年要因地制宜按照每侧10米的标准进一步补植完善,确保两侧既有花带又有绿化树。
廊道绿化中要确定合理的树种结构配置,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优化树种结构,采取不同树种混交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选择生长快、冠幅大、干形好、树形美观、防护能力强、抗逆性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乔木树种,确保常绿树种比例不低于30%,乡土树种(含驯化树种)比例不低于60%,混交林比例不低于70%。实现廊道绿化向美化、常绿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生态走廊。要使用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的良种壮苗,要求苗干粗壮通直,冠幅完整,半冠或全冠,株行距不低于3×3米。
(二)乡村绿化美化工程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把绿化、美化作为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升绿化层次和规模,将村庄拆迁合并腾退土地适宜绿化的地段全部用于植树造林,见缝插绿,全方位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突出抓好乡镇所在地街道绿化,在有条件的村庄周边建设围村林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业育苗。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按照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治差和农村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要求,充分利用村旁、宅旁、坑旁、路旁以及废弃料厂、砖厂等宜林地资源,结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和村庄绿化,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三)花椒产业双十百千万工程
为助力脱贫攻坚,鼓励贫困户发展长效产业,按照抓品质、上规模,抓示范、强管理,抓改造、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依据《渑池县双椒一药主导产业扶贫发展实施方案》(渑政〔2018〕31号)的通知,以双十百千万工程推动花椒产业的发展,打造一批集中规模连片发展的示范点、示范园和示范片。各乡镇要结合廊道绿化做好花椒产业的规划实施和项目上报工作,在保证主干道两侧绿化带外集中连片发展花椒,建设花椒示范点、示范园和示范片,确保花椒面积落实到位,完成年度花椒产业任务。
(四)林业产业建设工程
按照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思路,调整我县经济林供给侧结构,以花椒、牛心柿、仰韶杏、核桃等经济林资源为基础,结合葡萄、桃、桑椹等杂果发展优势,加快品种改良和树种品种结构调整,推广优质、丰产、绿色、有机栽培管理技术,重点打造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同时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林禽、林药、林菜、林菌、林苗等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各乡镇要通过创新林下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创建1-2个林下经济示范园,并给与重点扶持,有力推动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纵深发展。打造一批以园林景观、森林旅游、林果采摘等为主的林业新生态,培植林业龙头企业,如:英豪玉兰苗圃专业合作社、天池森达园林专业合作社、坡头花椒专业合作社、柳庄生态观光园等,采取以园代林、以圃代园的方式,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五)森林抚育工程
通过对连霍高速、G310、高铁南站等公路沿线范围内的乔木林实施森林抚育工程,通过修枝、割灌、间伐等综合措施,调整林分结构,加速中幼林生长、促进郁闭,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提升林木防护效能的同时增加木材资源的储备,全年完成森林抚育3.85万亩。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公园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结合自然保护区绿盾行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督查行动,加强保护地建设,全面制止开矿、采石、采砂、排污等破坏、污染自然资源的行为。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预防、处置能力,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灾害应急和科技支撑等体系,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杜绝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开展生物资源生态系统调查,加强野生乡土物种的驯化与培育,引进培育适宜树种,丰富植物物种。规范野生动植物产品的市场经营利用行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七)森林资源管护
认真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森林、林木采伐量不突破年森林采伐限额,划定林地红线,守住生态底线,坚决遏制林地非法流失。林木凭证采伐率、办证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率达到100%。 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加强火源管理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确保全区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依法严格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造林绿化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夯实工作责任。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监管,严格实施。各乡镇要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全面负责,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二)落实工作任务。各乡镇要结合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将营造林任务尽快落实到山头地块。廊道建设土地流转全部要在春节前完成。县林业部门要尽快制定各工程作业设计书,并继续实行技术人员包乡责任制,按照项目类别和省级核查结果,严格兑现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财政部门要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行奖补,落实土地流转资金。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要求,对于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市场化运作,考虑栽植效益好的园林景观树种,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包造林。乡镇要积极帮助企业流转土地,在前三年无效益产出前,对土地租赁费实行补贴。造林结束后,要加强新造林的管护,落实管护机制。
(三)完善工作机制。要将2019年林业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大督查,实行重点工程重要节点定期督查通报制度,严格排名,严格奖惩。
(四)合力协调推进。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县林业部门要做好协调,规划设计、技术服务、项目安排和招投标;县扶贫、水利、交通、农业畜牧等部门要加大部门支持力度;绿化委员会在推进义务植树和城乡绿化过程中,要充分履行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督促检查、评比表彰等职责;绿化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搞好部门绿化,服务林业生态建设,共同推进社会造林绿化,圆满完成2019年度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五)加大资金投入。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任务以省、市调整数据为准),县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对成片造林、村庄绿化先进单位等进行补助。县扶贫、林业、水利、交通、农业畜牧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把新建工程的绿化经费列入建设预算。引导社会投入,积极创新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吸引社会资本,共建绿色生态新渑池。
附件:渑池县2019年营造林计划明细表及林业生态建设计划任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