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通讯员 贺晓鹏
2月14日,走进渑池县西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宽敞明亮的环境,整齐有序的摊位,人们穿梭其中挑选心仪物品。常年在这里买菜的王女士对市场的变化深有感触:“今年比往年买年货便捷多了,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各类摊位标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西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去年进行了改造,改造项目被列为2024年渑池县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新的市场在去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让群众感受到了更便捷舒适的消费体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的需要就是工作方向。去年9月以来,渑池县坚持“三问三请”,即问需于民、请群众点题,问计于民、请群众支招,问效于民、请群众评议,集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通过网络平台意见建议收集、乡镇及县直单位自主上报、“两代表一委员”建议等渠道,渑池县广泛收集意见,经过甄别筛选,再经活动专班、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会议依次研讨审议确定,确定了236项具体事项,形成实事清单。
各工作专班对照实事清单,征询受惠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意见后,商定事项办理时限、标准,交由相关部门限时办结。短短3个多月,完成了230余项可知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原310国道(洪阳段)是渑池县连接义马、洛阳等地的重要运输通道,由于超期服役,导致部分路面出现网裂、沉陷等问题,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列入民生实事后,该县积极解决群众所盼。去年12月9日,这条曾经的“烦心路”改建通车后,路面更加宽阔平整,标志标线清晰醒目,车辆通行顺畅快速。
“烦心路”是否变“顺心路”,还得“问效于民”。对此,渑池县创新开展了全面晾晒实事办理情况的活动。2025年1月6日起,该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向人民报告》系列视频——各乡镇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逐一面对镜头,全面晾晒实事办理情况,接受群众评议。
目前,渑池县已完成的各类民生事项中,既有新华大道、金信路通车以及老旧小区改造这种社会关注的“大民生”,更有医疗机构延时便民服务、学校设立学生接待室类小诉求的“微举措”,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近期,渑池县还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意见建议,首次采用“抖音+直播”的方式公开征集。1月7日起,连续进行6场直播,收获评论1.2万余条,网民点赞量17.2万次,征集民生实事7000余条。
对于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渑池县已通过网络直播、抖音平台、张贴公告等形式将征集到的26项候选重点事项,交由群众公开投票。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研究,县人民代表大会最终票决后,相关部门推进落实。
持续推动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渑池县将继续携手群众共同绘制更加美好的幸福画卷。
实践者说
我们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意见建议常态化收集、回应、办理、反馈机制,形成“群众点题、干部答卷”常态,让群众的智慧力量深度融入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中,让全县党员干部在事上见、事上练、事上验,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渑池县委书记钱程